改革开放迎来了 的大发展(二)1987~1996年

1987年
• 2月,受顾老委托,常务理事陆邦干带领地球物理代表团,赴澳大利亚参加勘探地球物理国际讨论会。期间,与美国SEG主席商谈并达成在中国举办勘探地球物理国际讨论会的共识。
• 6月,中国科协确定 等4单位为改革试点单位。 的改革试点内容是,多单位支持和学会干部实行聘任制。
• 7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书记高镇宁等领导到 和学会创始人、领导人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就学会的改革问题进行座谈。
• 7月21日, 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学术报告会,纪念 成立40周年、《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球物理工作者与会。纪念会上,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学会创始人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作了报告或宣读了论文。
• 7月25日,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4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上海地球物理学会时有会员351人,理事单位16个。大会选举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1人,常务理事9人,叶叔华院士当选理事长,叶世元为秘书长。学会下设2个办公室,4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工作委员会。
• 8月29日,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大会在昆明召开,36家单位82名代表出席会议,经民主协商,选举理事28人,常务理事13人,阚荣举当选理事长,段永康任秘书长。
• 12月1~3日,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36家单位82人出席讨论会。会议交流论文63篇,涉及固体地球物理、天地生关系、矿产能源地球物理、工程地球物理、环境及灾害对策等内容。
• 12月2日,中国科协委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在科学会堂多功能厅举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约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 12月16日,北京地球物理学会召开成立大会,来自56家单位的80余名会员代表出席。大会通过了会章,推选了名誉理事长和33名理事。赵文津为名誉理事长,熊光楚为理事长,高锐为秘书长。学会下设办公室、4个工作委员会、9个专业委员会。
•12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致函 ,确认 实行多单位支持体制。主要支持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国家地震局。
1988年
• 《 会讯》自1988年1月第十五期(总)起,由不定期出版改为季刊。
• 美国阿伦顿(Allenton Press,Inc.)公司与地球物理学报合作出版《地球物理学报》英文版。
• 2月9~11日, 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地方学会秘书长联系会议。
• 7月9日, 在北京科学会堂为我国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学会创始人之一顾功叙庆祝八十寿辰。
• 7月19~20日, 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推选出第四届理事会理事95名,其中64名出席会议。会上,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分别作了“学会一定要改革”、“简单的几句话”、“对下届学会工作的设想”的发言。由95名理事以大民主方式选出11名常务理事:陆邦干、蒋宏耀、王妙月、曾融生、肖佐、夏国治、翁文波、曲克信、熊光楚、陈云升、赵文津。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推选:理事长翁文波,副理事长夏国治、蒋宏耀、曾融生、熊光楚,秘书长曲克信。
• 9月23~27日, 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委员会在河北省沧州联合召开桩基无损检测学术讨论会,115家单位的157名代表与会。会议收到论文58篇,摘要72篇。会议除学术交流外,还安排7种检测方法对4根预制桩进行现场检测演示。这次会议对桩基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起了重要作用。
• 11月18~19日,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报告会在武昌召开。全省433名会员的62名代表与会。大会用一天时间举行学术报告,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方俊作“地球自由振荡反演问题的参数核”和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乔维茨博士作“关于地球基本参数”的大会报告。大会共收到论文18篇。大会讨论通过了会章,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7名。理事会推选常务理事7名,许厚泽任理事长,副理事长2人,秘书长杨怀冰。
•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在1988年第58届年会上授予 名誉理事长顾功叙“荣誉会员”称号,以表彰其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开创性贡献和在中美两国地球物理学术团体交流中的重要作用。SEG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至1988年授荣誉会员共90人。
• 11月20~24日, 主办的“地球物理灾害学术讨论会”在湖南省慈利县举行,15家单位的22名专家与会,向大会提交论文20余篇,内容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方法、成因和灾害对策等。学会理事长翁文波院士、名誉理事长顾功叙院士来信致贺。
• 12月15日, 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上,选举美国著名勘探地球物理学家、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创始人C. H. 格林为 荣誉会员,以表彰他在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中的刻苦精神、工作成就、合作努力和个人品德。这是 首次授予外国人这一荣誉称号。
1989年
• 5月9~13日,根据 建议,中国科协在北京首次召开了“全国近期重大自然灾害预测及防御措施研讨会”,会议由 承办。参加会议的有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天文学会。会议由 理事长翁文波院士、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林振申部长共同主持。从此中国科协启动了一年一次的减灾会议。
• 5月, 选出第一批名誉理事共11人:方俊、秦馨菱、谭承泽、谢毓寿、朱岗崑、周镜涵、刘承健、梁百先、韦宝锷、龙咸灵、刘庆龄。
• 5月, 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汪集旸,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地热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该协会主席团常委。
• 8月22~26日,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SPG)( 、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组成)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联合主办的“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同时举办了小型展览会。会议由地质矿产部北京计算中心承办。会议的宗旨是:联合、交流、友谊、奋进。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672名代表与会。其中国外代表88名,国外参展厂商58人。大会收到论文368篇,其中国外代表74篇,会上宣读127篇。讨论会共分4个专题:复杂构造下的油气勘探,天然气的勘探方法,深埋矿产的勘探方法,环境与地质灾害,同时进行。大会评选出12篇优秀论文并予表彰。
• 10月7日, 在北京科学会堂为学会创始人之一、名誉理事长傅承义院士举行80寿辰祝贺活动。
• 10月10~14日, 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年会)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04家单位的325名代表与会。大会收到论文375篇,会议共分14个专题,在8个会场同时进行学术报告。勘探地球物理部分,因刚参加国际讨论会,故没有列入本次讨论会。大会代表希望以本次综合学术讨论会为契机,将综合学术讨论会坚持下去,并希望出版综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 12月27日,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在南京举行,全省706名新老会员的代表125人出席大会。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30人,常务理事13人,理事长欧庆贤,秘书长朱铉。共14篇论文进行了交流。
1990年
• 1月20日, 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了《地球物理学报》主编的人选,同意傅承义辞去主编职务,并接受其推荐,赞同刘光鼎任《地球物理学报》主编。鉴于傅承义对《地球物理学报》工作的重要贡献,推举他为《地球物理学报》名誉主编。会议还决定授予易帆、林继武、白旭滨、孙进忠四同志“青年科技奖”。
• 2月6日,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大会在石家庄召开。与会代表76人。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会由25人组成,常务理事11人,理事长潘瑗,名誉理事长李锋,秘书长姚法章。
•4月17~20日,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 和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协会(IAGA)联合发起召开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与会国外科学家9人,国内地磁学家50人,港台科学家2人。学术讨论内容包括:地磁感应,地磁观测与研究,地磁变化,重复磁测和区域地磁图,台站仪器,地磁测量及地磁指数。
• 5月19日, 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青年科技奖评选条例”、“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条例”、“关于会员工作的若干规定”。
• 5月, 接纳美籍华人郭宗汾为 通讯会员。
• 9月11~14日,煤田物探专业技术讨论会在山东泰安举行。这是 与煤田系统第一次联合召开的会议。来自7个部门122名代表与会。会议收到论文101篇,会上宣读97篇。讨论会的特点是所有论文都是针对煤田地质实际问题谈理论、讲方法、论效果。
• 10月13~17日, 第六届年会在武汉召开。130多家单位607人与会,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占38%。会议收到论文720余篇,441篇载入《 年刊(1990)》。刘式达、肖佐、曾融生和杨文采等4人应邀在大会上作了综合报告。会议分16个专题在16个会场同时进行报告和交流。
• 12月,由 推荐的候选人林继武荣获“第二届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
1991年
• 5月8日, 第四届理事会第十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通过了由曲克信设计的“ 会徽”图案,作为学会的标志使用。
• 8月15日, 公布“ 优秀建议奖评奖办法”。
• 9月2~6日, 与美国地学计算机学会(COGS)联合主办的“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569名,其中来自境外2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19名。会议收到论文284篇,国外49篇。讨论会共设6个专题: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层析成像,数据库,地下电磁波法和地学断面。会议期间,举办了小型展览,设32个展台,5天参观人数达3000余人。
• 10月8~12日, 第七届年会在北京召开。113家单位343位代表与会,其中中青年占到96%。会议共收到论文425篇,其中251篇编入《 年刊(1991)》,会上宣读论文279篇,3人应邀在大会上作报告:马在田“石油物探的进展”、何继善“金属物探的进展”、陈颙“地震预报的进展”。其他报告分10个专题在7个会场上同时进行。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在会上作了“地球物理工作面向国家‘八五’计划与加强学会工作的几个问题”的工作报告。
• 12月24日, 第四届理事会第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了换届改选问题,通过了“ 理事会组成及理事产生办法”,并讨论通过了“关于向王振华等五名同志授予青年科技奖的决定”。
1992年
• 2月18日, 为翁文波理事长举办八十寿辰祝贺活动。
• 5月7日,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及1992年天灾预测会议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是以地球物理、水利、气象、地震等相关学科为主的联合学术组织。第一届委员会由9人组成,主任委员翁文波,副主任委员温克刚、陈颙、黄文宪。下设综合、预测、总结3个组。
• 6月20日,在第四届理事会第十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对四届第十二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 理事会组成及理事产生办法”作了补充,确定下届理事会理事人选,由全体会员通信直接选举产生。
• 6月22~25日,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在西安召开1992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会议提出了“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关于天灾预测工作的几点意见”。
• 9月28日,中国科协首届优秀学术期刊表彰大会在科学会堂召开,《地球物理学报》获一等奖。
• 11月10~14日, 第八届年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167家单位的568名代表与会。收到论文663篇,345篇载入《 年刊(1992)》,451篇在会上宣读。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阚荣举在大会上作题为“云南地球物理工作进展”综合报告。翁文波理事长作“关于知识的几个问题”专题报告。此外,还有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关于环境物探发展战略”的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朱志文 “固体地球物理发展战略”的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物探局总工程师李庆忠“有关石油物探发展现状”的报告,赵文津“论中国勘探地球物理的发展问题”的报告。年会共分14个专题同时进行学术交流。
年会还首次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的重大项目“油储”课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第四届理事会任期届满,曲克信秘书长在年会上作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四年来的回顾和今后工作的建议。
• 11月27日,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在合肥市成立。来自10余个部门的78位代表与会,大会通过了会章,选举理事42人,常务理事13人。理事长余良弼,名誉理事长夏国治、张润霞。副理事长战克、刘盛武、袁宏建、徐果明、邱泳昱,秘书长齐文凯。
• 推荐的王振华、万卫星荣获“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科技奖”。
1993年
• 2月4日,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协会(IAGA)授予 会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锦屏“长期服务奖”,以表彰其自1955年以来长期从事地磁观测做出的重要贡献。
• 2月20日, 环境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立大会)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会上选举夏国治为主任委员,蒋宏耀、曲克信为副主任委员,委员13人。
• 3月,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孙武城任理事长,纪树培、李套山、张先康、王平、刘绍龙任副理事长,敦振国任秘书长。
• 根据 第四届理事会第十二、十四次常务理事会决定,第五届理事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改革,由会员直选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经过近半年的运作,6月26日完成计票工作,选出理事96人。
• 8月31日~9月3日, 五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选出常务理事15人,理事长刘光鼎,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钟辛生、陈颙、何继善,秘书长曲克信。
• 10月10~19日, 第九届年会在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40多家单位352名代表与会。会议收到论文366篇,302篇载入《 年刊(1993)》,306篇论文宣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王仁院士在大会上作“地球动力学进展”报告。会议共分10个专题,在8个会场同时进行。
• 12月22日,李四光地质科学颁奖大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理事长刘光鼎获“李四光科研荣誉奖”,副理事长何继善获“李四光教师奖”,理事刘国栋获“李四光科研奖”,王光宇获“李四光野外奖”。地球物理学家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尚属首次。
1994年
• 1月12日,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春市召开。会上通过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章程,选举理事29人,常务理事11人,李舟波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张良怀、孙运生、王维伍、付万城、刘洪生、徐洪生、徐中信,秘书长王兴泰。
• 3月17日, 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发展团体会员;授予刘清林、李国营、张中杰、刘代志四同志 第三届“青年科技奖”。
• 4月10~12日,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宝鸡分会等单位在宝鸡联合召开“1994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院士主持会议。宝鸡市是国家科委批准的“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试验区”。
• 7月18日, 接受北京百灵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申请,成为学会下属机构。1995年起, 正式成为其主管单位。
• 7月22日,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常务理事会做出三项决定:授予四届70岁以上理事王仁、孟尔盛、王敬尧为 荣誉理事;原部级支持单位为学会主要支持单位,接受部级以下支持单位为一般支持单位;批准 参加周培源基金会,赞助基金2万元。
• 8月9~10日,《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暨曾融生院士七十寿辰祝贺活动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
• 8月25~28日, 第十届年会在长春地质学院召开。465名代表与会,会议收到论文532篇,378篇载入《 年刊(1994)》,会上宣读309篇。大会安排5个报告:刘光鼎“21世纪地球物理发展战略”、陈祖传“当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综述”、刘培哲“21世纪议程和地球科学的发展”、黄珹“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慧木相撞监测”。
年会期间,设置了展厅,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公司和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学校、厂商参展。年会首次组织了科技新闻发布会,刘光鼎、刘振兴院士分别介绍了地学攀登计划、海洋新技术、地球物理金桥初试和欧洲空间合作局星族卫星与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展情况。
• 9月13~15日, 与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美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瑞典等国的7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论文55篇(中国41篇),大会宣读35篇,出版了中英文《论文摘要集》。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小型展览会,共有10家单位的仪器、设备、软件参展。
• 10月7日, 名誉理事长傅承义院士八十五寿辰,祝贺活动在京举行。
• 10月10日, 接受第一批团体会员:长春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探系,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勘探处。
• 10月26日, 名誉理事方俊院士九十寿辰,祝贺活动在武汉举行。
• 12月20日,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在杭州成立,大会选举理事长张春霖,秘书长周尊贤。
• 中国科协与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商定,将原中国科协设立的“青年科技奖”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5年
• 8月, 北美分会筹备负责人郭宗汾教授向 汇报了筹备情况,得到 和中国科协支持,筹备工作就绪。
• 8月28日,周培源基金会首届学术团体干部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获奖人员共15名。 秘书长曲克信、办公室主任张立敏荣获“首届周培源基金会学术团体干部奖”。
• 庆祝秦馨菱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年大会和八十寿辰祝贺活动在京举行。
• 10月17日,为了对外工作方便, 第五届理事会第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批准刘振兴、臧绍先为地球物理协会负责人,潘瑗、孙文涛为勘探地球物理协会负责人,徐宝慈、钟世航为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协会负责人。
• 10月30日~11月3日, 第十一届年会在湖北省荆沙市江汉石油学院召开。140家单位405名代表与会,收到论文539篇,刊登在《 年刊(1995)》462篇,宣读271篇。会议安排三个大会报告:孙文珂“‘90年代发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关键技术’中的物探选题介绍”,陈颙 “阪神地震”,张禹慎“上地幔结构及动力学分析”。会议设展厅, 百灵计算技术研究所、美国劳雷公司、英国雷迪公司以及江汉石油学院等单位参展。
• 刘光鼎院士主编的《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荣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叶笃正院士荣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地球科学)”。
• 曾庆存院士荣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
1996年
• 建立电子信箱:cgs.@sdb.csdi.ac.cn。
• 10月22~25日, 第十二届年会在西安召开。350名代表与会。收到论文321篇,刊登在《 年刊(1996)》305篇,会上宣读164篇。大会报告两个:刘光鼎“地球物理与国民经济”,何继善“跨世纪的中国地球物理”;专题报告10个。会上分9个专题进行学术交流。会议设展厅,国内多家单位参展。年会收到提案4项。
• 10月25日, 公布“评选青年优秀论文奖的暂行办法”和“评选科技发展奖的暂行办法”。这两个奖是 专款设立的傅承义地球物理学术基金和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基金实施。傅承义地球物理学术基金宗旨是促进地球物理基础和应用研究,特别是鼓励45岁以下年轻地球物理工作者的研究工作。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基金宗旨是促进地球物理科技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结合,奖励在发展学科和经济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 11月10~16日, 第八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学术讨论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与会代表31人,宣读论文26篇。论文报告涉及地球重力场理论研究,重力固体潮汐观测与理论分析,大地水准面研究,航空重力与绝对重力测量,重力勘探金属矿、油气资源,地震监测,超导重力仪器及其改进等各方面内容。许厚泽院士作特邀报告“地球重力学在地球物理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
• 12月24~26日,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召开“青藏高原岩石圈动力学青年研讨会”,与会代表40余人,中青年学者24人。研讨会收到论文摘要32篇,会上19位中青年学者作了报告。
• 在美国注册成立了 北美分会。
• 周秀骥院士荣获“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
• 陶诗言院士荣获“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

Baidu
map